里水“营商学堂”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构建AI产业生态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传统制造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口。能否抓住智能时代的机遇,已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持续领跑的核心命题。
8月21日,由里水镇委镇政府指导,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广东制造创新中心、里水总商会联合主办,广东优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智造未来:AI赋能里水制造创新升级”主题活动成功举办。AI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及二代接班人青年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技术驱动下制造业的未来图景。这也是里水商聚力十大会长工程中“营商学堂”工程的生动体现。
活动伊始,里水商聚力营商学堂领题会长、优凯科技董事长黄平带领企业家们参观企业产品展示区、自动化生产车间及精密检测实验室。在参观过程中,企业家们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品质严控和技术创新,对优凯科技在智能制造、自营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有了直观感受。

专家齐聚授课 破解企业“AI转型之困”
本次活动特邀四位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领域具备深厚理论背景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分别从战略规划、技术落地、组织变革及实操路径等多维度,为企业带来前沿洞察和实用方案。

作为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首席顾问、战略管理与组织变革专家,郝聚民博士在《AI时代——企业全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演讲中指出,AI不是单一技术工具,而是系统性工程,必须与企业战略、组织架构和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主任于明睿则聚焦技术赋能路径。他在《AI创新实验室:以AI为翼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介绍,飞桨通过开放AI开发平台和模块化工具,大幅降低企业部署AI门槛。他指出,中小制造企业,完全可以从一个质检工位、一个排产模块开始试点,逐步扩展至全链条。
来自卓维网络的吴亚辉高级经理,结合自身服务多家佛山传统企业的实战经验,分享《传统企业从0到1的AI实践历程》。他坦言,AI是马拉松,需要持续迭代、稳步推进,很多企业不是缺数据,而是不知道如何用,“小步快跑、迭代试错”是关键。
影刀集团副总裁杜金修在《影刀RPA应用场景之RPA2.0企业人工智能第一张船票》中指出,技术易得,适配难求。很多企业AI项目失败,问题不在算法,而在缺乏专业的人工智能人才,所以人才升级的任务也很重要。
里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邱安邦在致辞中强调,希望借活动帮助大家打破对AI应用的“认知壁垒”,找到对标学习的实践案例,进一步把握AI赋能制造业的现实路径与广阔前景。里水镇将持续发力,为企业提供资源支持、人才保障和平台搭建,与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探索AI赋能下制造业的未来图景,推动里水制造向“里水智造”加速迈进。
转型升级不再是“选择题” 而是“必答题”
作为工业重镇,里水拥有工业企业超8400家,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涵盖五金、家电、塑料、家具、装备制造等领域。然而,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技术变革加速的背景下,传统制造模式面临成本上升、利润收缩、竞争力下降等多重挑战,智能化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
里水一直致力于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人文、科技赋能里水的千行百业。积极构建“一环数字科创产业带”,提出构建“4+4”数字科创产业生态体系,其中“AI+智能终端”便是重要一环,为AI技术在里水的落地生根提供了肥沃土壤 。里水镇还率先推出AI数字人镇长,展示了紧跟全球数智化大潮、积极拥抱新事物的态度,为企业探索新赛道提供了有力示范。
“我们之前对AI了解不算很多,既怕跟不上,又怕投错钱。”佛山市南海区今旋子电器有限公司电商部经理黄嘉琪坦言。“这次听课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要善用AI,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用一步到位,可以从一个工位、一个流程开始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并非单一培训,而是里水商聚力十大会长工程中“营商学堂”系列的关键落地动作。作为“营商学堂”领题人,里水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优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平主动链接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优质资源,促成此次高质量AI赋能活动。
黄平表示:“营商学堂”的定位就是精准对接企业现实需求,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这次我们聚焦AI,就是因为看到一些企业面临“不想转不行,想转不会转”的困境。
“里水商聚力”十大会长工程成立以来,举办政策、人才、数字化、融资等不同主题培训活动超30场,积极为企业搭建高端资源桥梁,引入华为、百度等龙头企业资源,提供技术赋能、管理优化及合作对接等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与业务升级,初步形成“企业点题、商会搭台、专家授课、生态共建”的赋能新模式。未来,里水将继续深化“营商学堂”品牌,聚焦更多前沿技术与实战课题,为企业提供常态化、系统化的赋能支持,让里水不仅成为制造的热土,更成为智造的高地。





